現代人的生活,基本是靠著外賣和手機續命,但是也會面臨手機中病毒的問題,手機一旦中病毒就會威脅到我們的財產甚至是人身安全。
比如有一種叫“卡比爾”的病毒,它能讓手機藍牙和WIFI自動打開,加速手機耗電,并且能把附近手機攜帶的病毒傳播到你手機上,盜取你的信息。
那么,如果我們的手機不小心中了病毒,都會有哪些體現呢?我們該怎么自查和避免手機中病毒的問題,下面教授就來簡單解答一下。
檢查自己的手機是否中病毒可以查看一下手機是否出現以下特征:1、手機越來越卡,軟件和系統運行速度變慢、電池變得不耐用,經常自動關機。
2、手機自動運行程序,自動跳轉廣告,網絡流量無故耗費。
3、自動發帶鏈接的彩信、短信給通信錄的好友。
4、手機強烈震動,不停出現彈窗并自動安裝軟件,然后自動關機。
5、手機發燒,屏幕閃退等,有出現文件丟失等情況。
如果你的手機同時出現了以上五種情況,那你的手機是中病毒無疑了。不過以上幾種現象只是手機中病毒比較常見的特征,不排除還有別的情況。手機一旦中病毒,最好及時刪除有問題的程序,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,避免個人信息被盜取。
不過,現在大多數手機都有自帶的安全管家,一旦有異常軟件都能檢測出來。不過平時玩手機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才好。
不要隨意下載QQ群、微信群里的外掛程序或者不知名的App、不瀏覽不安全網站,因為很多手機病毒是通過瀏覽器漏洞來傳播的,不隨意點擊可疑的鏈接。
然后盡量不要在網絡隨意透露個人隱私信息。不過教授也在這里借用一下竊格瓦拉的經典名言調侃一下,隱私是不可能有隱私了的,這輩子都是不可能有隱私的,我就是靠著自己的那點隱私才能維持著現在這種愉快的網絡生活啊。
網絡時代,我們幾乎是靠著販賣自己的隱私來獲取各種權限和便利。大數據時代,風險是與挑戰并存的。我們可以確定的就是,在未來,個人信息保護情況一定會比現在好。再這里只能勸大家說盡量不要在不安全的網站上透露個人隱私信息,降低不法分子盜用個人信息的風險。